首页 时事观察网 许召元:把握主导产业发展趋势与方向

许召元:把握主导产业发展趋势与方向

更新时间:2023-05-23 分类:时事观察网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一般对应着不同的主导产业,不同的主导产业需要不同的相关政策。准确把握主导产业的变迁趋势与发展方向,对于更好完善产业政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经济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明显,新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很大。同时,经济发展有其内在规律,主要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后的产业发展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

  201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2022年达到1.27万美元,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基本实现工业化以后的产业发展特征,进一步明晰主导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发展方向。

  根据测算,2020年中等发达国家的标准约为人均GDP2.3万美元,到2035年预计会提高到3万美元左右。我们重点考察了美、英、日、韩等11个人均GDP已经达到或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口规模在1000万以上的主要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至3万美元(2020年不变价)期间产业结构的变迁态势。在这一阶段,上述主要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呈现出四方面特征。

  一是制造业发展实现高质量高效益。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后,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已经比较成熟,规模增长速度并不快。主要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至3万美元阶段,人均GDP年均增速为2.5%,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2.4%,两者基本同步。但在这一阶段,制造业就业人员在全部就业中的比重平均值从该阶段初期的26.0%下降到了16.5%,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3.6%,比全部行业劳动生产率增速(2.0%)快1.6个百分点。制造业效率提升速度显著快于规模增长速度,也显著快于其他行业。 怀远新闻网

  二是制造业内部主导产业实现特色和差异化发展。在这一阶段,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内部结构都有所升级,但各自优势产业以及增长最快的产业并不相同。例如,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至3万美元阶段,美国的“电气机械和设备制造业”、日本的“广播、电视和通信设备制造业”、韩国的“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制造业”、法国和德国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意大利的“金属加工业”和“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荷兰和比利时的“化学品制造业”等,具有显著优势。

  三是生产服务化态势明显,服务业发展呈现规模和就业双扩张,但效率提升较为缓慢。与工业化阶段工业领域分工不断细化、工业部门份额逐渐提升的特征类似,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至3万美元阶段,主要发达国家产业发展也出现了生产服务化的特征,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平均从该阶段初期的55.6%提高到68.8%,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平均从54.3%提高到71.7%。在服务业内部,商务服务业(指计算机及有关服务、研发活动、法律、检验检测、会计、税务咨询、市场调研、技术咨询、广告、就业、安保、保洁等产业)发展最快,英、法、荷兰、比利时4国的商务服务业对人均GDP增长的贡献在15.0%左右,超过了制造业。值得注意的是,与制造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相比,虽然有些服务业(如邮电和信息通信业)的生产效率增长很快,但多数服务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并不显著。

  四是居民消费对拉动产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工业化阶段一般伴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和投资快速增长,但工业化基本完成后,大量基础设施和重化工业发展高峰期过去,投资比重及其在需求中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至3万美元阶段,从最终需求看,被考察的主要发达国家居民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平均为55.6%。从产业发展的需求源泉看,不仅服务业的需求主要来自居民消费,而且制造业的需求也更多来自居民消费。这一阶段,生活性服务业(包括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房地产业、文化体育娱乐及其他社会服务业)对人均GDP增长的贡献平均达到43.0%。

今日资讯网

  就被考察的11个主要发达国家来看,其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经验对我国更好定位不同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推出相应政策具有启示意义。

  首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特别强调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虽然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有限,但制造业是国际竞争的焦点,是创新的源泉。在这一阶段,制造业发展必须扭转低水平规模扩张的态势,要高度重视降本增效和提升生产效率,实现质量效益型发展。

  其次,服务业发展要重视扩大规模和增加就业。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后,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服务业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更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需要通过充分放宽准入、鼓励创新创业,更好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国际新闻网

  最后,需更加重视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无论是推动制造业升级,还是促进服务业发展,都越来越多地依靠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和消费增长拉动。需不断优化收入增长条件,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形成“经济增长—居民收入较快提升—消费扩大—拉动经济”的正向循环。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 许召元)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部分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经历一季度企稳回升后,4月份以来全国商品房市场销售明显回落,且回落幅度较大。中短期内,稳定商品房市场的政策选择,一方面,要在商品房交易环节降低体制性成本,让刚性需求和换房
admin 2023-05-1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一批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近年来,我国的智库建设取得
admin 2023-05-1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
admin 2023-05-18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要部署,提出“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
admin 2023-05-16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当前,我国正加快
admin 2023-05-16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十年来,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admin 2023-05-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洞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并对推进高质量发展进
admin 2023-05-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毫不动
admin 2023-05-11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为我们做好粮食安全工作、切实保障国家
admin 2023-05-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
admin 2023-05-10